当五月的晨曦穿透薄雾,一场由郑州开放大学精心策划的沉浸式文化之旅,在嵩山脚下盛大启幕。以"游天地之中·悟古人智慧"为主题的登封研学活动,将商都学堂的艺术课堂搬进历史古迹,30位银发学员在此丈量千年光影、聆听历史回响、触摸文明肌理,完成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朝圣。正如学员张景感慨:"这次研学让我收获满满,仿佛登上了'中央电视台'的舞台!"
【启程篇:艺韵交融启新程】
2025年5月14日清晨六点半,郑州社区大学门前,来自商都学堂古筝、电吹管、非洲鼓等六大特色班级的学员整装待发,背着非洲鼓、抱着古筝有序登车。康辉旅行社黑桃玲经理细致核对人员名单时介绍:"今天我们将跟随嵩山文化'活字典'王建淞老师,探访观星台、大周封祀坛和中岳庙三大文化圣地!"
车厢内瞬间化作流动艺术课堂。孙老师深情朗诵武则天的《如意娘》,细腻诠释女帝柔情;张老师从诗歌美学角度深入剖析,再现盛唐风华。郝新莲与杨华老师合唱的《你家在哪里》荡气回肠,杨海松老师的歌声雄浑有力。李保宪与石云慧夫妻改编的黄梅戏《夫妻双双来研学》,"夫妻双双把学研,嵩山美景在眼前"的诙谐唱词,配合默契的身段表演,引得满堂喝彩。顾静、付美青老师的戏曲表演技惊四座,车窗外掠过的绿意与车内欢歌笑语,将课堂艺术完美延伸到旅途之中。
【观星寻迹:圭影丈量天地智】
九时许,大巴抵达登封告成镇。嵩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建淞老师在周公测景台前化身"文化摆渡人":"周公旦在此测得夏至日影长一尺五寸,确立了'地中'概念。"学员们掏出笔记本记录时,张景已举起相机捕捉11点的日影轨迹。观星台覆斗状建筑斑驳的灰砖上,野草在七百年风霜中依然摇曳,郭守敬团队测算的回归年数据与现代科学仅差26秒的震撼,让学员们伸手抚摸砖面感慨:"教科书上的数字如此真实可触!"
在平日不对外开放的阳城遗址博物馆,陶制排水管、榫卯结构陶瓦等文物引发热烈讨论。非洲鼓班高峰指着夏代陶鬲激动发问:"这不正是禹都阳城的有力证据?"马玉平和顾静老师随即用电吹管演奏《军中绿花》,悠扬乐声在遗址回廊间回荡,与历史展开跨时空对话。
【非遗盛宴:舌尖上的文明密码】
正午时分,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"登封不一般"水席文化餐厅内,穹顶仿观星台造型,大禹治水壁画与现代光影交织。当开席菜以仪式化方式呈现,两位汉服少女吟诵《夏书》片段缓步而来。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洛大鼓传承人敲响梨花板,《大禹治水》的激昂鼓点令现场沸腾。学员们纷纷登台:孙老师《同一首歌》引发大合唱,马玉平、顾静的秧歌舞活力四射,杨华《杜十娘》婉转悱恻,郝新莲、王爱萍的豫剧《朝阳沟》韵味悠长。康辉旅行社准备的小苍娃芥菜丝与焦盖烧饼,更让学员们在品尝中读懂"爱恨忠奸"的文化密码。
【封禅问道:天地之间的回响】
午后的大周封祀坛遗址,草木掩映间仍可辨武则天封禅的恢弘。王建淞老师铺开历史地图解读:"'登封'县名正是'登嵩山封中岳,大功告成'的永恒印记。"高峰、姚丽等五位非洲鼓班学员即兴击响《我的家》,鼓声与松涛交织成独特祈福乐章。五彩丝带飘扬的祈福台前,学员们将心愿寄予苍穹。
踏入中岳庙,千年古柏"树龄1800年"的保护牌令人肃然。王老师详解峻极门八十一颗门钉的皇家规制,康熙御笔"配天作镇"碑金光闪烁。镇庙铁人处,郝艺娟轻抚斑驳铁衣:"它们见证过武周仪仗,更见证着今人的文化追寻。"郝艺娟、王向红老师的古筝合奏《赛马》《烟雨唱扬州》《渔舟唱晚》,在五岳第一牌楼前与嵩山云雾共鸣。
【文化薪火:行走的课堂永续】
返程大巴变身移动艺术展厅。张景展示的日影摄影作品捕捉时间流动之美,马玉平《茉莉花》引发轻声和唱。朱宪军摄影师团队跪地抓拍、踮脚取景的敬业身影,为活动留存下珍贵影像。范书记总结时强调:"这是'行走的课堂'的创新实践,是高品质沉浸式文化研学,更是文化基因的唤醒行动。"当乔主任宣布下期将探秘嵩阳书院、少林寺时,30部手机亮起的星光,照亮了对文化传承的永恒期待。
此次研学创新采用"高校主导+专业旅行社执行+文化学者引领"模式:郑州开放大学统筹课程融合,康辉旅行社打磨行程细节,专家学者深度解读。正如学员石云慧所言:"触摸测景台石圭的瞬间,历史从课本跃入掌心。"未来,郑州开放大学将持续推出"嵩山文化四季研学",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——这场始于观星台的文明对话,终将在更多心灵播撒文化自信的星火。